第三十二章 建言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 程大山聽了珠花的一番話後,便覺得這些文官實在沒用的很,他倒沒有冒冒然的上奏,畢竟他的官位不大,上朝也是排在武官的最末尾,每次擡頭都看不清皇上的表情。他又是武官,若是他現在敢參合文官的事,沒準立馬變成所有文官的靶子。聽說上回有個老將軍看不過去說了幾句,就被他們聯合起來罵了,氣得老將軍回家吐了血。
文官們爭了半天,還是沒有結果,這一天的朝會依舊是草草收場。程大山留了心眼,假裝跟自己交好的武官說話,故意走的慢了一點,等到幾個大臣走近時,便用壓低的聲音說:“其實爭來爭去有什麽意思,還不如讓讀書人比一場得了。縣裏比一場取個一二十個的,州裏再比一場取個五十來個,然後來長安比一場,取個百來個讓他們做官。”
與他說話的武官也是個泥腿子出身,便應道:“就是,還是混子你腦瓜子靈。”
“可不是,就考考鬧災荒怎麽辦呀,徭役怎麽安排呀……對了,前些日子朝上還爭過什麽事?”
“突厥,打突厥。”
“對,問問突厥還要不要繼續打呀。不過這個文官應該也不懂。”
“就是。”
兩人一唱一合的說著,哪怕壓低了聲音,但是邊上經過的人都聽得一清二楚,有幾個文官還投去了鄙夷的目光,甚至嘲諷地笑了幾聲,只有張國舅若有所思地皺了一下眉。
等回了府,他馬上召來幾個心腹門客商議,眾人商討了一天連飯也顧不上吃。這可是功在千秋的大事,若是以後不再從底下推舉的人才中選官而是通過考試,寒門學子也就有了出頭之日,世家幹政的情況也會緩解。張國舅不是目光短淺的,當今太子是貞賢皇後所出,是他的外甥,哪怕是為了這個孩子他也要把這個制度推行出去。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關於大小中正人選的爭奪,張國舅這一派明顯安份了許多。任兵部尚書的申大人雖然聽說了張國舅今天會有什麽動作,卻不知道是什麽,還以為張國舅又找到了其他合適的人選,心中正疑惑是誰,便聽到張國舅就上奏說了選拔人才的新方法。申大人當場就傻眼了,底下的官員也議論紛紛。
張國舅簡單地說了一下新選拔方式,就把連夜趕出來的奏折呈了上去。皇上仔細地看了一遍,讚了一聲好,便把這事交給了吏部,也就是交到張國舅手上。散朝後,皇上還召張國舅和其他幾個大臣到禦書房商量此事,這一商量又是一天。
申貴妃在後宮聽說了此事氣得直扯帕子,她命人送甜湯去禦書房也被攔了下來。之後一連半個月,皇上都沒往他的宮裏來,她也不得不收斂一些,心裏更對張國舅更加怨恨。
不得不說,楊成堅的確是個勤於政事的好皇帝,珠花在程大山前面提了科舉的事後不過五天,朝中要推行科舉的事便公告天下,關於此事的具體如何執行也分發給各州縣,哪怕有人想跳出來反對也沒找到機會。這麽大一件短短五天就決定了,沒有前期調研,也沒有試運行探底下的人口風,哪怕開鋪子也沒有這麽快定下來的。
張國舅為了把事情辦得順利,每一州還派人去盯著,就這樣九月的時候各個縣迎來初次的縣試也就是秀才試。珠花倒記得秀才前面好像還有一個童生,不過科舉制度才剛開始,與成熟時期比稍微有些差異也是正常的。
程大山是武官,家裏也沒有參加縣試的故交,對這事聽過也就算了。珠花想知道點消息,還是派夏初去外面打聽。她也不知道程大山當時是怎麽把消息透出去的,又沒辦法問,倒是八月的時候孫氏的誥命正式下來的,讓她覺得有點不尋常。
他們這些新封的官員為夫人請封,哪怕通過了,誥命不會那麽快正式下來。珠花也是聽夏夫人說的,說是封誥的文書和制作誥命夫人的服飾都很花時間,有時拖上一兩年都是有的,同一條街上有位四品的武官夫人誥命都沒有正式下來。程大山只是五品武官,照理不會這麽快輪到他。
孫氏當時聽了夏夫人的話後,對這事也就丟開,一兩年後說不定程大山升官了。沒想到毫無預兆的這旨意就下來了,孫氏拿到誥命服時人都是蒙的。三姐妹心裏卻直樂,畢竟這品級有沒有正式下來前,她們去參加宴會多少有點底氣不足。
知道其中門道的人也在猜測是不是程大山之前辦得差事立了什麽大功勞,不但自己升了官得了賞,連夫人也跟著沾光?只是珠花在猜是不是因為程大山的“無心之言”解決了朝中一個大問題,皇上才繞著彎子給了獎賞。
珠花還真的猜對了。皇上在與張國舅密談時,問起他如何想到這麽個辦法,張國舅就把程大山的話說了一遍。
“聽了他的話後,微臣茅塞頓開,馬上與人商量定下了章程。”
皇上對程大山印象極深,當年他被程大山劫道又遇上了刺客,還以為無法逃脫,誰知程大山忽然反水幫了他,助他逃過一劫。不過當時他對程大山的話也是半信半疑,見他是個魯莽的性子,就把他調到了一個治軍極嚴的大帥手下。沒到想幾年下來,程大山憑自己的勇猛立下不下功勞,哪怕智計不足稱不上將帥之才,皇上也還是給了他一個五品武將的官職。
登基時他翻見新晉將領的名單,一眼就看到了他,當下許多武官手下都有人馬,他們皆不願把兵權交上來。跟他們一比,當初打下山寨後二話不說把山寨獻上,只帶著幾個親信就聽命調往別處的程大山就顯得忠心多了。這也是有什麽好差事,皇上總會惦念著分給他的原因。
等張國舅走了,皇上又找來了程大山的履歷,翻了一遍後他發現程大山還是一員福將。他總是因為自己的一時犯混:比如走錯道或者臨時起意去哪裏偷懶,而遇上落單的敵軍大將又或者探聽到什麽了不得的消息。皇上想起當時兩人的相遇,大約算是他福氣的開始。皇上龍心大悅,誇了他幾句後便想賞他點什麽。他的官員剛升過,不宜再動,還是他身邊的大太監永福提議不如把封賞給程大山的夫人。
程大山敬畏夫人的名聲很是響亮,且他家有名的元寶紋樣前些日子京中甚是風行,永福早有耳聞。皇上聽他提了之後,又問了程家的事,覺得這一家人甚是率真,便同意了。
珠花自然不可能把這些事情都猜出來,反正歷史上的程大山到最後享足了福才離世的,在中間有沒有被皇上罰過她就不知道了,歷史課上可不會講得這麽細。她現在關心的事是金花的婚事,程大山回來了又調到吃香的職位上,來請他們一家去赴宴的也多了,尤其是孫氏正式封了五品夫人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文官們爭了半天,還是沒有結果,這一天的朝會依舊是草草收場。程大山留了心眼,假裝跟自己交好的武官說話,故意走的慢了一點,等到幾個大臣走近時,便用壓低的聲音說:“其實爭來爭去有什麽意思,還不如讓讀書人比一場得了。縣裏比一場取個一二十個的,州裏再比一場取個五十來個,然後來長安比一場,取個百來個讓他們做官。”
與他說話的武官也是個泥腿子出身,便應道:“就是,還是混子你腦瓜子靈。”
“可不是,就考考鬧災荒怎麽辦呀,徭役怎麽安排呀……對了,前些日子朝上還爭過什麽事?”
“突厥,打突厥。”
“對,問問突厥還要不要繼續打呀。不過這個文官應該也不懂。”
“就是。”
兩人一唱一合的說著,哪怕壓低了聲音,但是邊上經過的人都聽得一清二楚,有幾個文官還投去了鄙夷的目光,甚至嘲諷地笑了幾聲,只有張國舅若有所思地皺了一下眉。
等回了府,他馬上召來幾個心腹門客商議,眾人商討了一天連飯也顧不上吃。這可是功在千秋的大事,若是以後不再從底下推舉的人才中選官而是通過考試,寒門學子也就有了出頭之日,世家幹政的情況也會緩解。張國舅不是目光短淺的,當今太子是貞賢皇後所出,是他的外甥,哪怕是為了這個孩子他也要把這個制度推行出去。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關於大小中正人選的爭奪,張國舅這一派明顯安份了許多。任兵部尚書的申大人雖然聽說了張國舅今天會有什麽動作,卻不知道是什麽,還以為張國舅又找到了其他合適的人選,心中正疑惑是誰,便聽到張國舅就上奏說了選拔人才的新方法。申大人當場就傻眼了,底下的官員也議論紛紛。
張國舅簡單地說了一下新選拔方式,就把連夜趕出來的奏折呈了上去。皇上仔細地看了一遍,讚了一聲好,便把這事交給了吏部,也就是交到張國舅手上。散朝後,皇上還召張國舅和其他幾個大臣到禦書房商量此事,這一商量又是一天。
申貴妃在後宮聽說了此事氣得直扯帕子,她命人送甜湯去禦書房也被攔了下來。之後一連半個月,皇上都沒往他的宮裏來,她也不得不收斂一些,心裏更對張國舅更加怨恨。
不得不說,楊成堅的確是個勤於政事的好皇帝,珠花在程大山前面提了科舉的事後不過五天,朝中要推行科舉的事便公告天下,關於此事的具體如何執行也分發給各州縣,哪怕有人想跳出來反對也沒找到機會。這麽大一件短短五天就決定了,沒有前期調研,也沒有試運行探底下的人口風,哪怕開鋪子也沒有這麽快定下來的。
張國舅為了把事情辦得順利,每一州還派人去盯著,就這樣九月的時候各個縣迎來初次的縣試也就是秀才試。珠花倒記得秀才前面好像還有一個童生,不過科舉制度才剛開始,與成熟時期比稍微有些差異也是正常的。
程大山是武官,家裏也沒有參加縣試的故交,對這事聽過也就算了。珠花想知道點消息,還是派夏初去外面打聽。她也不知道程大山當時是怎麽把消息透出去的,又沒辦法問,倒是八月的時候孫氏的誥命正式下來的,讓她覺得有點不尋常。
他們這些新封的官員為夫人請封,哪怕通過了,誥命不會那麽快正式下來。珠花也是聽夏夫人說的,說是封誥的文書和制作誥命夫人的服飾都很花時間,有時拖上一兩年都是有的,同一條街上有位四品的武官夫人誥命都沒有正式下來。程大山只是五品武官,照理不會這麽快輪到他。
孫氏當時聽了夏夫人的話後,對這事也就丟開,一兩年後說不定程大山升官了。沒想到毫無預兆的這旨意就下來了,孫氏拿到誥命服時人都是蒙的。三姐妹心裏卻直樂,畢竟這品級有沒有正式下來前,她們去參加宴會多少有點底氣不足。
知道其中門道的人也在猜測是不是程大山之前辦得差事立了什麽大功勞,不但自己升了官得了賞,連夫人也跟著沾光?只是珠花在猜是不是因為程大山的“無心之言”解決了朝中一個大問題,皇上才繞著彎子給了獎賞。
珠花還真的猜對了。皇上在與張國舅密談時,問起他如何想到這麽個辦法,張國舅就把程大山的話說了一遍。
“聽了他的話後,微臣茅塞頓開,馬上與人商量定下了章程。”
皇上對程大山印象極深,當年他被程大山劫道又遇上了刺客,還以為無法逃脫,誰知程大山忽然反水幫了他,助他逃過一劫。不過當時他對程大山的話也是半信半疑,見他是個魯莽的性子,就把他調到了一個治軍極嚴的大帥手下。沒到想幾年下來,程大山憑自己的勇猛立下不下功勞,哪怕智計不足稱不上將帥之才,皇上也還是給了他一個五品武將的官職。
登基時他翻見新晉將領的名單,一眼就看到了他,當下許多武官手下都有人馬,他們皆不願把兵權交上來。跟他們一比,當初打下山寨後二話不說把山寨獻上,只帶著幾個親信就聽命調往別處的程大山就顯得忠心多了。這也是有什麽好差事,皇上總會惦念著分給他的原因。
等張國舅走了,皇上又找來了程大山的履歷,翻了一遍後他發現程大山還是一員福將。他總是因為自己的一時犯混:比如走錯道或者臨時起意去哪裏偷懶,而遇上落單的敵軍大將又或者探聽到什麽了不得的消息。皇上想起當時兩人的相遇,大約算是他福氣的開始。皇上龍心大悅,誇了他幾句後便想賞他點什麽。他的官員剛升過,不宜再動,還是他身邊的大太監永福提議不如把封賞給程大山的夫人。
程大山敬畏夫人的名聲很是響亮,且他家有名的元寶紋樣前些日子京中甚是風行,永福早有耳聞。皇上聽他提了之後,又問了程家的事,覺得這一家人甚是率真,便同意了。
珠花自然不可能把這些事情都猜出來,反正歷史上的程大山到最後享足了福才離世的,在中間有沒有被皇上罰過她就不知道了,歷史課上可不會講得這麽細。她現在關心的事是金花的婚事,程大山回來了又調到吃香的職位上,來請他們一家去赴宴的也多了,尤其是孫氏正式封了五品夫人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